企迪网-免费的企业信息发布平台 加入收藏
企迪网

2010 制造业信息化热点前瞻

日期:2013-07-03 来源:E制造 作者:
关键字:
2010年,随着中国制造的升级和转型,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必将进入更加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也许2010年,是中国制造业信息化走过普及阶段,进入高速发展的元年。

暴风雪带来极度的严寒,在60年一遇的寒冷中,我们迎来了2010。新年,总是新的希望,是一次开始的机会。对于刚刚经历过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国制造业来说,2009和2010真的意义非凡。

也许再过若干年,人们会议论2009:因为危机不仅仅带给中国制造业困难,更带给它背水一战的勇气和转型的机遇。在我国,制造业长期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却也能实现高速发展。危机中止了这个单一的发展模式,引发了企业家更多的思考。

但是,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生作用。2009年,因为金融危机引发的观念转变,将从某种程度上彻底改变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进程,对制造业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更是带来了发展的机会。我们认为,2010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领域将呈现出几大热点。

促进网络销售和电子商务的系统和应用建设,将在2010年首先受到制造企业的追捧。因为2009年遭遇的市场危机,将使企业首先感受到销售的关键和重要,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以及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逐渐认同,也让企业有了一个低成本迅速开拓市场、增加销售的选择途径。

我们预计,2010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和网络销售的兴趣空前浓厚,一些从事网上销售平台建设的B2B或B2C网站门户会首先受益,以此推断,大量中小企业销售管理系统的建设高潮将会到来。

不仅如此,2010年,预计那些具备信息化基础的企业,也将会把目光更加投向电子商务领域,部分已经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企业,预计将会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投入,这些业务需求,将会对企业内部业务与电子商务系统集成产生推动力。所以,2010年,我们认为,曾经认为信息化可做可不做的大量中小制造企业,将会开始信息化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通讯企业、网络设备服务、网站建设服务等优质服务将是最好的助推剂,3G等便利、直观的技术将被广泛引进。

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设将进入大规模普及元年。2010年,对于大型和中型制造企业而言,电子商务、网络销售、实体销售网络的管理和客户的深度开发,会显得更加重要,减少库存、增加周转就是增加效益,对市场的反应越敏捷企业竞争力就会越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深度、精细化的销售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企业走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谋求更高利润的关键性尝试,而这样的尝试,将在遭受过危机后的2010年变得更加成为迫切的需求。

决策系统、商业智能、知识管理系统将成为成熟型制造企业的当然需求,在2010年得到更大的普及。对于那些经过若干年信息化建设和运营的制造企业而言,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以及对管理的影响日渐深刻,管理者对数据的依赖越来越大,而数据的表面化报告已经不能满足大型、成熟的信息化企业的决策需要,一些构建在生产管理系统上的决策系统、商业智能系统、知识挖掘管理系统,将受到更多的追捧,成为靠信息化维持竞争力的先锋制造企业的追捧对象。

3D设计、PLM系统和虚拟装配系统等支持可视化产品设计创新的应用,将成为制造企业自发的选择。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企业重生产、轻设计、忽视创造,然而,一场危机之后,许多企业如梦初醒:只有掌握了自主的创新、设计,才能正真掌握企业的命运,掌握企业发展的主动权。加速研发创新速度,降低企业产品研发成本的有效系统,将理所当然的被不管大小、只要是对市场有梦想的企业的重视,这些企业将很好地利用信息化走出一条强盛之路,更是他们掌握市场和通向世界顶级企业的门票。

以ERP为代表的管理信息系统将继续获得企业青睐。多年来,ERP在中国制造业信息化进程中一枝独秀,以其独特的优势获得广大企业的青睐。众多企业通过ERP应用,改善了企业业务和管理流程,提高了资金流、信息流的透明度与利用效率,总体上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数年来,在这种旺盛的国内企业需求的支撑下,国产ERP厂商不断提升自身解决方案,厂商群体获得高速成长。我们预计,2010年,随着经济的全面复苏,中国制造业的ERP应用将继续呈高速发展态势。

2010年,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和解决方案将大行其道。在信息化普及阶段,那些通用型信息化解决方案以低成本等因素占据优势,然而经过多年市场的演化和用户的成熟,企业意识到:只有具有行业特点的、有针对性的信息化系统,可能是更适合企业的系统。这种信息系统可能初期投入高,但是,实施、运行、维护费用相对少,企业开始从生命周期来考虑信息化投资效益,而不是只用初期投资来衡量。这实际上让有经验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以优质高价提供合理服务,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风尚。它也是制造业信息化市场成熟的标志之一。

目前,中国制造在总量和规模上虽然很大,但是总体上来讲还不强,还处在发展、上升的过程中,发展潜力很大。伴随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制造业信息化市场巨大,每年成长达20%。2010年,随着中国制造的升级和转型,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必将进入更加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也许2010年,是中国制造业信息化走过普及阶段,进入高速发展的元年。

分享到:
  • 北京中百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百信信息技
  • 福瑞博德软件开发公司福瑞博德软件开发
  • 北京护航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护航科技有限
  •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银江股份有限公司
  • 远光软件远光软件
  •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软件与技术服
  • 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启明信息技术股份
  • 戴尔戴尔
  • HPHP
  • 东华软件股份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 东软集团东软集团
  •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