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迪网-免费的企业信息发布平台 加入收藏
企迪网

浅析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

日期:2013-07-03 来源:CIO时代网 作者:哈尔滨技师学院 林森
关键字: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环境中.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已成大势所趋。只有通过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才能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推动整个机械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

机械制造业是力国民经济、国家安全提供装备.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供丰富产品的制造业。它在国民经济中无论GDP所占的比 例还是对其他产业的感应系数都是很大的。没有先进的机械制造业不断、持续地武装和提升各产业部门的装备和生产运行水平,实 现对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就谈不上什么现代化。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正开始启动.并已显示出一定效果.但其应用规 模、范围、深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了使我国机械企业尽快实现产业与产品的调整和升级换代,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必须加快和加大实施企业信息化的力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l、信息化是机械制造业的必然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机槭制造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机械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 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相对于其他行业,机械工业发展具有以下七大特征:

1.1地位基础化

机械制造业已成为现代化经济不可缺少的战略性产业,即使是迈进“信息化社会”的工业化国家,也无不高度重视机械制造业 的发展。

1.2经济规模化

各大企业纷纷加强对其主干业务的投资与研发,不断提高系统成套能力和个性化.多样化市场适应能力.进行全球化规模生产 。

1.3发展不平衡

目前北美洲、亚洲、欧洲三大洲在世界机械铋造业发展中处于绝对统治地位。

1.4结构调整深化

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各大生产商纷纷采取专业化生产,“单品种,大批量”已成为许多企业生产方式的新特色.生产方式 正在从以生产者为主导向以消费者为主导转变,追求服务的个性化。

1.5全球化方式发生新变化

传统的全球化方式正在转变为广泛利用别国的生产设施与技术力量。在自己可以不拥有生产设施与制造技术所有权的情况。翻 造出最终产品.并进行全球销售。

1.6跨国并购加剧

现代井购不再一味的强调对抗竞争,而是强强联合成立企业.以此获得竞争优势。这是机械制造业全球化过程中大公司谋求生 存发展的一大特点。机械制造业大企业问的战略并购,导致了机械工业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世界机械工业的竞争格局出现了协作 型的局面。

1.7产品高技术化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代机械制造业的一般特征还有一共性——信息化。


2、机械制造企业在实施信息化中存在的同题

企业信息化的面不够广、水平不够高大部分机械企业实施信息化比较成功的是CAD应用,但尚处于”甩图板”的阶段。使用基于 三维产品模型的CAD,cAM技术的企业还不多,且刚起步,实现了CAD/CAPP/CAM一体化应用的企业更少。与CAD的成功应用相比,计 算机辅助管理更是相对落后,虽在财务、人事等单项管理中已有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成功实现的企业为数很少,离企业实现 内外信息集成还有相当距离。

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效益还不够明显尽管不少企业通过实施信息化取得了可观的效益,但总体上.与所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 相比,收效不够大。有的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缺乏信息化整体的需求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信息技术的应用没有与业务流程优 化组合,也没有使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相适应.因此企业信息化的综合效果不佳。

对实施信息化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有些企业对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思想准备不足,信息化工程计划性 不强,投人的人力、财力、物力不连续.往往出现有头无尾现象。

信息化环境不够成熟我国社会信息化的总体水平还很低,很多基础设施与规范不完善。

也影响到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比如信息资源开发重复,信息渠道不畅.共享程度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促进制造业 快速发展的、有一定规模的设计与制造软件、管理软件与优化软件、软件工具集以及集成应用平台。自主开发的CAD,cAM/CAI,P /CAE、PDM、ERP、APC、MES等软件的成熟度还有待提高,目前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还不到15%。促进企业信息化的有关政策针对性 不强,支持力度不够,未能真正起到积极引导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作用。


3、以信息化提升机械制造企业竞争力

3.1技术信息化

充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以及信息技术与其它专业技术的融合,在机械产品全生命周期中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集成和共享,达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转。

从而提高机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体竞争力,改造和提升传统的机械企业。按照这个内涵,机械企业技术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可 以概括为四个层面:

(1)在机械产品中融人信息技术和其它高新技术.提高产品自身的质量、功能层次、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2)在机电产品设计 与制造过程中。广泛采用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实现快速、高效、可靠、精密、低耗、低成本生产。

(3)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组合与综合利用.实现管理信息化。

(4)建设企业信息网络系统.发展网络制造、虚拟制造、网络营销,形成企业之问的动态联盟,提高企业和行业的整体效益和竞 争能力。

3.2管理信息化

应用软件系统。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以克服目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竞 争能力,是企业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体化做出的必然选择。

3.2.1建成一个覆盖全公司的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的高度统 一与并行运作.并通过Intranet、Internet实现企业内、外部充分的信息交流及企业与外界的联系,形成有效的敏捷供需链系统。

3.2.2采用先进的生产计划控制方法。建立—个有效、灵活的自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车间作业计划的三级计划所组成 的生产计触管理体系,推行准时生产JIT、供应商管库房VMI、同步生产等先进管理方法。

3.2.3基础数据共享。物料数据、产品结构数据、产品设计工艺数据、生产能力数据等)统一生成、统一维护和统一管理,通 过ERP系统的建立和实施进一步理顺企业的管理程序。

3.2.4建立以客户为q,心的动态信息反馈和监控体系。实现对每项任务从合同签订、设计、生产、采购、成本核算到成品发 货全过程的动态跟踪,使每项任务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

3.2.5使用计算机加强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充分利用质量检测数据,利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的统计和分析。有力地监 督和提高质量水平。

3.2.6充分依托计算机管理。把广大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机会学习管理理论、管理技能,从本质 上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环境中.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已成大势所趋。只有通过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才能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推动整个机械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

分享到:
  • 北京中百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百信信息技
  • 福瑞博德软件开发公司福瑞博德软件开发
  • 北京护航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护航科技有限
  •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银江股份有限公司
  • 远光软件远光软件
  •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软件与技术服
  • 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启明信息技术股份
  • 戴尔戴尔
  • HPHP
  • 东华软件股份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 东软集团东软集团
  •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
新闻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