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迪网-免费的企业信息发布平台 加入收藏
企迪网

SG186工程之企业门户的深化设计与实现

日期:2013-07-02 来源:万方数据 作者:王存林 吴斌 胡跃青
关键字:
企业门户作为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重要内容之一,定位为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基础。是所有业务应用的入口、信息展现的窗口。按照国网公司统一组织典型设计,安徽省电力公司的企业门户于2007年底达到基本成型目标,目录服务系统同步建设,实现了典设中企业门户的基本功能,包括单点登录、统一待办、统一内容管理、个性化定制等功能。

企业门户作为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重要内容之一,定位为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基础。是所有业务应用的入口、信息展现的窗口。按照国网公司统一组织典型设计,安徽省电力公司的企业门户于2007年底达到基本成型目标,目录服务系统同步建设,实现了典设中企业门户的基本功能,包括单点登录、统一待办、统一内容管理、个性化定制等功能。上线运行后,门户的确给用户使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方便,用户不再需要记忆更多的口令,不再需要多次输入用户名/密码。然而,随着应用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入,ERP等成熟套装软件接入门户的要求被提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也逐步感觉到门户并非那么得心应手,诸如即时提醒、搜索、权限控制等功能缺失,或使用不方便,或效果不理想,用户对门户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因此2008年安徽省电力公司启动了门户二期项目,开展了深化应用工作。


1 安徽省电力公司企业门户设计简介

企业门户系统的功能划分为“基础支撑功能”、“基本应用”、“扩展应用”三部分,如图1所示。基础支撑功能包括单点登陆、多渠道接入、虚拟门户、个性化定制、Portlet框架、门户管理与维护;基本应用包括WEB内容管理、搜索等;扩展应用包括协同工作、业务接入、待办事宜、Cognos集成等内容。

安徽省电力公司遵照同家电网公司典型设计方案全省集中部署了BEA Portal软件平台和Novell目录服务系统。利用集中目录、虚拟门户的部署方式,成功地建立17个供电公司的企业门户,实现企业门户系统的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保证信息的充分融合和畅通,构建一体化企业级门户。

通过二次开发,将国网下发的一线贯通系系统(19个业务系统)和现有可以改造的应用系统(7个业务系统)进行数据层面、应用层面、信息使用层面的整合集成到安徽省电力公司门户系统中。


2 主要深化应用的设计

2.1 SAP/EP集成设计

随着各单位SAP ERP的推广应用,研究将SAP相关后台应用集成到统一的平台上,实现SAP应用内部的单点登录和无缝集成。再通过省公司目录服务系统与Weblogic企业门户实现单点登录,并将SAP应朋嵌入到Weblogic企业门户中。SAP EP其自身产品间可以实现无缝集成的优势,使在企业门户这一统一平台上直接进行SAP ERP操作成为可能。

(1)单点登录的集成设计

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通过Novell JDBC驱动将LDAP用户信息导出到中间表,ECC和BW系统通过程序获取中间表信息来同步自身系统的用户信息;二是通过Novell SAP Connect驱动,直接实现用户身份信息从LDAP服务器到BW和ECC的自动同步功能。经过比较,方案一需要直接对SAP ERP数据库表进行操作,风险很高,用户管理(用户创建、用户删除、用户信息修改、用户信息同步日志)程序开发工作量很大,后期维护工作复杂,因此选择了方案二,即SAP EP以Novell认证目录树中用户数据作为用户数据源,BI、ECC等模块通过Novell提供的SAP connect技术使身份库与ERP ECC、BW的用户身份信息的实现自动同步(采用Novell的SAP FOR USER的数据同步驱动器),接收目录用户数据,实现目录服务系统与SAP系统间身份同步。采用Novell IDM代填表单实现公司企业门户到SAPEP的单点登录,通过SAP登录票技术,实现SAP EP到SAP ECC、SAP BW等SAP系统的单点登录。

(2)工作流待办的集成设计

有三种方式实现待办信息到企业门户的集成。一是主动方式,见图2(a),即在EP门户系统,提供一个Web服务,该服务能够根据用户名取出该用户的当前工作流待办信息。当用户登录时或每次刷新企业门户首页时,企业门户主动地从EP 门户提供的Web服务中取出当前用户的工作流待办信息并进行展示。二是被动方式,见图2(b),即通过开发定时遍历工作流角色下的所有用户获取待办信息的程序,将SAP EP和SAP ERP两个系统的工作流待办信息统一收集,统一整理,然后将变化的信息写入企业门户统一待办库中。第三种方式采用的方法同方式二,只是EP门户的Web服务只根据登录用户的用户名取出该用户的当前待办信息,并更新到企业门户统一待办库。待办展示界面通过读取统一待办库来展示用户待办信息。显然,方式二的待办库写入的是待办变化信息,可以作为消息发起,从而方便地实现手机短信提醒、RTX消息提醒等各项需求,另两种方式只有当用户登录时才能展示待办。方式二虽然消耗EP系统的主机资源,但测试200用户、每个用户10条待办、每5 min轮询1次、轮询5次用例,每次轮询执行平均耗时4 s,CPU占用率平均峰值为15%之后立刻归零,内存占用平均值为76k,消耗不是很大。

在此基础上,将SAP工作流发起页面融合到企业门户中的“流程发起入口”,用户从企业门户“流程发起入口”可以直接访问菜单对应的应用程序,使用户操作更快捷更方便。

(3)SAP BW、ERP报表集成设计

通过搭建成SAP EP平台,其定位为服务于SAP ERP软件的专业办公桌面,但不为最终用户的展现层。用SAP EP作为企业门户连接SAP ERP与BW的桥梁,通过SAP EP融合SAP BW与已建设的数据中心,将数据中心原有内容和SAP BW内容,并集成到安徽省电力公司企业门户界面中,通过企业门户展示与权限控制。同时在SAP EP门户中集成ERP报表,能够使用户不用单独打开SAP GUI登录系统,而是通过Web方式从门户中直接查看到ERP报表,并进行交互操作。

2.2 权限控制设计

企业门户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业务系统接入功能,是将各业务系统通过一定的规则接入企业门户,在企业门户中集成业务系统的主要功能页面,使用户能够通过企业门户直接访问权限内的功能,而不需要重复登录分别进入各业务系统中处理业务。随着企业门户应用的深化,页面集成按单一的分栏目展示已不满足日益拓展接入应用的需求。如何在企业门户为用户展示各类业务系统主要功能贞面、数据中心主题分析、ERP BW的各类指标等约300个页面,从用户使用体验效果和提高系统免维护、可管理能力角度出发,按分类开发设计出可维护的、自动扩展的展现树,同时开发集成贞面授权的功能平台,对每棵展现树的树节点进行权限控制,根据登录用户的权限来构造展现树,避免用户看到众多没有权限的树节点。

原页面集成授权模块,只能通过给贞面资源添加用户来授权,实现方式简单,即使通过分级授权给各业务系统管理员进行贞面授权也难满足后台管理的需求。随着门户深化应用集成页面资源增多,会给管理员增加大量负担并且无法显示复杂的授权关系,例如ERP接人资源的授权关系复杂多样。现在在贞面资源和用户之间,引入角色中间量,可以凸显页面和用户间的复杂关系,也减少了后期维护的工作量。例如,在角色管理子模块中,可以添加用户到角色,也可以将页面资源添加到角色,一个角色可以关联多个用户,同时也可以关联多个页面资源,这样复杂的用户和页面资源关系就通过角色关联起来。实现管理员对集成页面的授权管理,包括授权、取消授权、查询所授用户权限或增、删、改、查角色信息。

为了美化页面和方便管理员操作,还采用了FRAMESET页面框架和CSS样式控制,操作界面分左右两个区域,左侧区域主要显示操作对象的分页或树形结构列表,右侧区域显示主要功能操作区,页面框架间的通讯操作主要通过javascript来实现。在操作过程中,新增及修改等操作,采用了DIV层技术来模拟弹出页面,在同一贞面巾弹出层的同时屏蔽整个页面的非操作区域,这样既避免了管理员遗忘弹出页面的诟病,也减少了误操作,大大提供了页面授权的可管理性。

2.3 消息即时提醒设计

客户端的待办消息来自各业务系统,有业务流程待办、有新邮件待办等各种消息,通过企业门户集成了来自业务系统的所有待办信息,用户登录企业门户就可完成这些待办事宜。同时,项目组紧紧抓住用户的需求,搭建企业级的消息平台(RTX即时通讯平台),将RTX与企业门户及目录系统整合,由目录服务实现RTX在企业门户的单点登录。业务系统中的各类待办信息、通知等通过企业门户推送到用户的RTX客户端,提醒用户及时处理待办。在用户没有登录门户时,如何解决通过RTX客户端提醒的待办消息URL地址反向单点登录到业务系统待办处理页面处理待办工作,则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

通过仔细分析企业门户、NOVELL目录服务系统、RTX即时通讯平台的原理,本着不改造原有业务系统的设计原则。采用RTX服务端的二次开发,结合目录服务系统认证机制,当用户在RTX客户端点击来自各业务系统的待办消息提醒,即可触发到后台处理,传递相应需要登录的业务系统URL地址,并获取到RTX用户信息,同时自动关联到第三方目录认证系统,自动填写用户认证信息,经过目录认证系统认证后,反向单点登录到业务系统待办处理页面。实现了用户在没有登录门户的情况下,通过RTX客户端消息提醒URL地址,能轻松方便地登陆进人业务系统待办页面处理待办。与此同时还设计开发了RTX与手机短信互通消息等功能,RTX实施应用更好地提升了用户对企业门户的使用体验。


3 结语

项目组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上述设计,使企业门户的功能更加人性化,更加贴近用户,方便用户,促进了企业门户的深化应用。系统可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分享到:
  • 北京中百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百信信息技
  • 福瑞博德软件开发公司福瑞博德软件开发
  • 北京护航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护航科技有限
  •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银江股份有限公司
  • 远光软件远光软件
  •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软件与技术服
  • 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启明信息技术股份
  • 戴尔戴尔
  • HPHP
  • 东华软件股份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 东软集团东软集团
  •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