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迪网-免费的企业信息发布平台 加入收藏
企迪网
名人堂是“企迪网”打造的品牌栏目,邀请贯穿信息产业全行业名人开辟专栏,发表观点,经验分享,热点话题等文章,为业内带来诸多思考和启发。顾问团、编委会、理事会由行业著名专家组成,是“企迪网”的智囊。诚挚邀请各界名人加入,与我们一起分享您的睿智,共同促进信息化发展。

侯维栋:中国银行业应鼓励尝试创新 允许失败

日期:2013-08-08 来源:企迪网 作者:侯维栋

2011年10月26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暨《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1年)》发布会”在京举行。交通银行副行长侯维栋在会议上对金融产品创新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他认为金融产品创新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目前中国银行业继续创新大有可为。侯维栋表示中国银行业可以借鉴苹果公司,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为产品创新培育好的土壤,要鼓励创新尝试,允许失败,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


侯维栋:大家好!很高兴参加此次第二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

要实现发展突破,必须依靠持续改革创新,而近年来苹果公司系列产品风靡全球,更引发了大家对创新潜力和创新价值的深入思考。

下面我就管理创新、推动产品服务创新主题,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谈三点观点和认识:

第一,金融产品创新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际银行业发展实际上就是一部金融创新史,虽然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告诉我们,脱离实体经济需求,缺乏有效监管的措施,扭曲集体约束机制的过度创新,最终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但从各国应对危机的举措来看,危机不仅没有改变金融创新的大趋势,反而深化了人们对金融创新的新的认识。

首先,金融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金融创新往往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有时难免还会带来问题或出现反复。面对国际同业创新过程当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我们不应该把孩子与洗澡水一起倒掉,反而要深入分析,总结规律,正好地掌控金融创新这把双刃剑。

我们相信,创新是开辟业务发展源,通向未来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在金融创新,金融产品同质化趋势日益严重的趋势下,开发和提供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服务,是银行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其次,积极稳健开展创新,是中国银行业服务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长期性看,银行业有效配置金融资源,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离不开金融创新。从现实性看,如何进一步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和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也需要在金融创新上大做文章。比如,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交通银行针对文化产业和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创新开发了市融通,影视版权供应链融资服务等特色的信贷产品服务,并且探索采用收费权质押、网络资产抵押、票房收益权质押等多种担保方式,为文化企业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所以我们认为,只有积极稳妥的实施创新,才能够更好地完成经济社会发展所赋予银行业的使命。

中国银行业实际情况,决定了继续提升创新能力仍十分必要,并且大有可为。从创新的环境看,金融改革的深入,审慎监管的实施和技术应用的升级,既对银行提出了创新图存的要求,又为银行提供了创新的源头活水。从创新的风险看,我国实施金融分业经营,监管架构清晰,银行管理体系、业务结构相对简单,积极稳健的开展金融创新的风险相对可控。现在银监会给商业银行确定了十二大类风险,从金融创新的角度来讲,我们也重点在关注创新的再生风险,我们希望能够控制好再生风险。

从创新的动力看,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主要靠利差吃饭,创新的动力有待强化。

从创新的能力看,我国银行的客户管理能力、风险定价能力也有待提高。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借鉴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比如,创新过程应紧紧围绕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真实需求,始终坚持稳健经营的原则,不断优化内部约束机制,避免短期利益驱动下的盲目、粗放、过度,尤其是自娱自乐式的创新。加强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教育,避免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隐患。因为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先试点、再推广,有序开展等等。对中国银行业来说,还要实事求是,分析中外差异,积极稳妥地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创新。

第二,管理创新是提升产品服务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

创新需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结合,解放思想鼓励我们开拓眼界、开放胸襟,大胆鼓励创新,积极扶持创新,将创新思路和意识贯穿于经营管理中。实事求是则提醒我们在大胆创意的同时,要稳步实施、持续加强对创新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流程管理。做好产品创新的成本控制和风险防范,将产品服务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一句话,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我们中国银行业不乏优秀的单一创新产品,但整体创新的持续力仍有待于提高。不乏创新灵感,但把创新灵感转化为具体产品服务的能力相对较弱。为此,应从金融改革、监管导向、管理机制、人才队伍、技术应用等方面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我国银行业的产品服务创新能力。

我认为,从当前中国商业银行自身看,全面深入推进管理创新尤为关键,也是发展上的一块短版。大力实施管理创新,有利于形成适合产品服务创新的企业文化。一谈苹果就不能不提到乔布斯,很多人说他是创新的孤胆英雄。但我们认为,苹果公司的文化同样关键,如果苹果是一家得过且过,害怕失败,不鼓励创新,不容许犯错的企业,哪会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苹果公司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创新方面允许失败。

可以借鉴的是,中国银行业应通过实施管理创新,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创新机制,为产品创新培育好的土壤,处理好风险与创新的关系,鼓励尝试,允许失败,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大力实施管理创新,有利于优化配置产品创新所需要的各项资源。与十年前相比,中国银行业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渠道的脱媒,技术脱媒的加速,银行传统业务已经受到巨大的冲击,不能再走以往靠利差过日子的发展途径。今后必须实施管理创新,按照市场化原则,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完善体制机制,把有限资源配置到最切合市场需求,带来最大投入产出比的业务创新领域,加大创新力度,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大力实施管理创新,有利于提高产品服务创新的质量和效率。中国银行业传统组织架构、流程教育冗长,条块共同协调的成本较高,甚至有局部揽权推责,划地为牢的现象,决策的速度和执行的力度都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影响了产品服务创新的质量和效率,应通过实施管理创新,优化管理流程,做到与产品有关的各个环节高效响应,确实提高面向市场,迅速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

大力实施管理创新,有利于开发和聚集产品创新的人才资源。人才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产品服务创新工作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坚强保障。

总的看,当前中国银行业不仅缺乏创新性人才,更缺乏有利于创新性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环境。下一步应通过实施管理创新,优化人才管理体系和薪酬的激励机制,为发现、吸引、留住、培育和使用人才,培养土壤、输送养分。同时,要花大力气关注原始性、原创性思想,鼓励和保护原创性创新,加大对创新成果的激励。

第三,交通银行以推进二次改革为契机,着力通过管理创新持续提升产品服务的创新能力。

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交通银行始终高度重视产品服务的创新工作,成立了由行长领衔的专门委员会,搭建了创新管理平台,健全创新的管理体制,创新成果也不断涌现,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和品牌的影响力。特别是随着今年交行创新管理平台的正式上线,先进的IT系统有力的支撑了产品创新服务的全过程,推出了电子账户、沃德直通车、家庭管理、手机银行、ATM无卡取现、手机银行无卡消费,手机银行证券交易、无卡支付等一系列新的系统功能。像手机银行无卡取现,从去年推出以后反响比较大,现在业内多家银行也已经开始提供这样一种服务。运营财富,沃德财富之下的产品创新开展十分活跃,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无论与市场态势,监管要求和先进同业相比,还是与新时期交行两化一行的发展战略相比,我们的创新工作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我们在深化股份制改革圆满收官的基础上,决定在“十二五”时期推进交行二次改革,以改革创新增添发展的动力,提升产品服务创新水平。把这项工作作为重要的任务,提出打造创新交行、智慧交行的目标。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三个围绕、四个面向,继续做好产品服务创新工作,即:围绕提高竞争发展能力、围绕客户需求体验,围绕特色业务来开展创新,面向新兴市场,面向综合化经营,面向信息技术,面向监管政策,来加快创新。

在鼓励扶持创新,提倡全员创新的同时,加强组织协调和全流程的管理,强化成本控制和风险控制,提高产品服务创新的实效。通过开展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绩效管理、激励机制、人力资源、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管理创新,努力为提升产品服务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力争把交通银行建成一家经营机制活、经营效率高、创新能力强、服务质量优的国有大型银行集团。

各位来宾,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我国银行业全面再造的使命任重道远。但我们坚信,只要各方同心协力,大力更新思想观念,着力练好管理内功,就一定能够持续提升服务创新的能力,增强竞争实力,有力的推动中国银行业转型发展。谢谢大家!

  • 北京汇祥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汇祥林科技有
  • 北京企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北京企迪信息技术
  • 用友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用友金融信息技术
  • 广州红帆电脑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红帆电脑科技
  • 北京九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九恒星科技股
  • 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创软件工程股份
  •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万达信息股份有限
  • 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华三通信技术有限
  • 远光软件远光软件
  • 擎天科技擎天科技
  •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

      中国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