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迪网-免费的企业信息发布平台 加入收藏
企迪网
名人堂是“企迪网”打造的品牌栏目,邀请贯穿信息产业全行业名人开辟专栏,发表观点,经验分享,热点话题等文章,为业内带来诸多思考和启发。顾问团、编委会、理事会由行业著名专家组成,是“企迪网”的智囊。诚挚邀请各界名人加入,与我们一起分享您的睿智,共同促进信息化发展。

从中国装配到中国制造的必由之路

日期:2013-07-26 来源:企迪网 作者:周庚申

2009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峰会第二天主题论坛,以下为长城电脑(000066,股吧)董事、总裁周庚申先生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我代表长城在20多年来在自主创新以及在核心零件、品牌各个方面的工作的体会向各位领导做一个汇报。

主要是讲自主创新和品牌战略,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我这里主要从四个方面跟大家做汇报:一个方面就是当前中国IT制造、生存的日常环境以及制造的问题。

第二就是必由之路怎么走法

第三就是长城怎么走法

第四就是把长城目前的情况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从这个大的环境来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制造业有很大的提升,已经变升了中国制造和世界工厂。从产量的角度来看是占世界前列。从分析统计来看,这些产品中国制造业的有三分之二是由外资企业或者是投资企业来创造的。民族电子、制造业要跨越这么一个规模和水平,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毕竟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很大的压力。

跨国公司从五个方面来进行扩大,一个是很专著核心技术,第二个就是开展了全球业务,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市场布局方面他们实施了很多跨国计划,在本土企业这一块的竞争从低端进入市场,企业产业链有一个整体的竞争。刚才顾主任说的三星,它从芯片一直到整个产品,有一个全面的竞争。

但我们就统计数据来看,08年下半年到09年一季度,整体上看,在计算机方面增幅低于了行业的整体水平。长城主要是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税务方面的差异现在还面临着问题,尤其是本土制造业和电子制造业的优势正在减弱。

中国IT制造业存在的显著问题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刚刚我们的卢总已经说了,在这个核心技术自主产权方面有一个很大的欠缺,并且在三四年来,电子制造业有一个突飞猛进规模的成长,这样的背景下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方面还没有发展很高。尤其是在整机产品所需要的关键元器件、电子材料、专业的设备、仪器一直需要大量进口,导致了中国电子产业一直处于下游,在低城市竞争,行业整个效益不大好。

这里有几个数据,一个4.4%,大家知道这个08年三季度实现利润同比增加21.2%,同时增幅下降了4.4%。到今年的一季度可能这个方面更加艰难一些。

从税金来说同比增加了22.2%,08年GDP增速已经创今年来的最低,整体来看,世界经济的发展趋滑使得全球IT市场的需求,其中IT外包市场出口导向电子制造业,最近有一个数据,中国有30%以上的出口企业还不错。

从09年整体来看我们电子信息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方面我们主要的挑战提出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市场的需求疲软,人民币还有一个很大的升值潜力,一个趋向,国外的需求量相对较低,出口出现了很大的困难。人力、资源成本上升使得吞噬了利润等等。

第二是发展基于,从政府层面来看,我国政府为低于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更加有利的扩大内需措施,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机遇。国外很多企业遇到了困难的这个时候它的估指,中国走出去是以资本走出去。

从企业层面看,金融危机会导致“大者恒大”的效应出现,有实力的企业将推动企业资本并购和产业整合,迎来机遇。

第二个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这么一个必由之路怎么来实现我们的自主创新和品牌战略。从王教授对制造业的6个环节来讲,除了制造,就是生产这一块之外还有6个环节,这里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销售,这个6个环节占到了整个产业的6倍利润。

中国的企业占了1,如何成为这个单一的一,6个环节关键关键是有高附加值产业的提升。加大企业品牌投入,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品牌价值向下延展至终端消费领域。第二是加大研发和技术投入,从全球的角度,从产业发展和技术的角度来发展。

在昨天,赵司长已经详细对电子信息产业的调整与振兴规划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这一个政策实际上跟我们的信息产业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也是一个很好的前景,我们应该是抓住这个机会,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从长城来看,我们觉得自主创新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之策,长城电脑在09年的研发投入方面,在去年的68%的提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方面的投入。在这一块我们有几个方式,从核心技术方面来看,从汽车研发方面着入,实现自主创新整体的提升。

我们认为,自主创新的一个内涵和外延,整体的情况包括这么几点,我们要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对引导企业向产业高端、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拓展,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二就是不断油画产品结构,以及利润来源的多元化使企业的和竞争力和地域经营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增向了企业发展的蓬勃后劲。

整体来看,长城成立开始,1986年12月开始它是创新,目前来看长城已经推出了多项业界领先产品和技术,形成了除CPU外的产业能力。

从品牌战略来看,09年是长城电脑品牌腾飞的一面,长城电脑将继续秉承制造长城、技术长城、品牌长城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加快品牌建设的步伐,构筑成电脑新的航母。

为了保障这个品牌战略的推进,我们组织了机构保障上成立公司品牌管理中心,统一领导公司品牌战略的推进和执行。长城电脑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为品牌的腾飞插上翅膀。

下面我介绍一下长城电脑的自主创新的情况。我从技术角度,通过自主创新我们推出了一个三模安全电脑,这个电脑解决信息安全的问题,就是在办公室,在成熟方面,在整个平台方面,目前的电脑系统很难抵御这个风险,我们这个电脑就可以进行很好的防护。

我们在产品方面的创新推出了这么一个蝶恋花主题显示器。

长城的电源,是自主创新一千瓦的电源,12月2日长城在深圳发布自主设计、研发、生产的首款千瓦级系列国内顶级电源,其中,巨龙1250电源是目前国内最大额定功率的开关电源。这些电源产品我们算了一个数据给大家,我们台式机有9千万台保本量,在现场加了仪器设备,300万的普通电源是400万,长城的节能能源是352瓦转为了300瓦,如果长城的节能电源绝不用在现有的台式机上面为国家能省238亿度电/年,这个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长城电源的销售收入,我们算了一下,三个三分之一个三峡电站。就是国家推进这个节能降耗是对国家有利,对社会有利,对企业有利,对个人也是非常有利的。

长城还有一个自主创新产品是3G上网本。我们最初推出的是12寸的纯屏。

我们也自主创新了一款数字家庭,这个是一个简单的家庭数字的这么一个制造图,和所有的都实现了共联,这个就是傻瓜型的。还有家庭的网络储存服务器以及闪联电脑。还有自主创新的一些产品,包括数码产品。

自主创新方面我们还走出国门,拓展全球视角。从94年起,长城电脑先后与IBM、日立进行了合作。

05年11月份,我们有1千台长城台式电脑和100台长城笔记本电脑服务于联合国世界峰会。目前长城在全世界设立了三个专业实验室,在全球注册专利超过200余项,并且长城准备在非洲的计算机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即将开工建设。

下面我花几分钟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下长城整体的情况。长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控股的二级企业,在深圳、苏州、北海建有生产基地,在美国建有研发中心,拥有员工19000人。

这是整体的一个股权分配图,这是一些股份的情况,就是跟日立和IBM等等一些企业的合作关系,这是近几年财务报表的数据,04年114个亿,到07年的236个亿,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没有实现增加,还是维持这样的一个规模。在出口方面我们排到了13位。这个是主要产品销售收入所占比重。其中长城开发(000021,股吧)的磁头产量占有全球OEM市场的15%,位居全球第二。

硬盘里的盘基片占全球OEM市场的30%,长城的显示器在07年做到了277万台,增长率达到了100%。长城电源多年来一直是国内的主导品牌,占有35%的市场份额。这个是产品结构以及整机设备。整机生产领域产品包括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税控收款机、网络电表、数码产品以及多媒体播放器。

长城的技术专利方面的信息,近三年公司共起草、主持参与了12项标准制订工作,其中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6项,主持制订标准1项,起草3项。截止07年底公司拥有47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23项,国际发明专利98项,在国内IT行业来说应该算是多的了。

我们也得到的总理的支持,我们在08年10月4日,温总理到中电广西长城计算机公司,在这个当中特别了解了我们的长城电源方面的情况,他说这个值得推荐。

我们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也得到了行业的支持,尤其是在座的各位嘉宾领导对我们的帮助,在这儿特别感谢。我们也希望在长城带领下,中国的IT产业能够在核心领域界,核心技术方面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品牌业务推广方面能够使中国的品牌领先于世界,谢谢大家!

  • 北京汇祥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汇祥林科技有
  • 北京企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北京企迪信息技术
  • 用友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用友金融信息技术
  • 广州红帆电脑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红帆电脑科技
  • 北京九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九恒星科技股
  • 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创软件工程股份
  •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万达信息股份有限
  • 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华三通信技术有限
  • 远光软件远光软件
  • 擎天科技擎天科技
  •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

      中国软件